餡餅還是陷阱:中國人海外抄底或變“抄家”
提要: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有房的地方就有中國人……無論是為2歲女兒買學區房,還是如同女人買手袋般購置豪宅,無疑都讓外國人驚嘆:中國人要“買下全球”了!不過,世界的“房東”可不是那么容易做的,前方也許就是別人挖好的大坑,就等著中國人來跳呢?
就像英國人見面愛談論天氣一樣,現在的中國人見面就愛談“房價”。的確,對中國人來說,房子不僅是給予“家”感覺的載體,也是投資保值的一個渠道。
而近期國內樓市調控相繼出臺的一連串“限”字令、海外地產價格的普降,以及人民幣匯率的變化……讓很多國人將目光投向海外的房地產市場。日前召開的北京房展上,據房展組委會調查,被調查者中有19.6%表示考慮購買海外項目。
如今,中國人置業的身影已經遍布全球,包括美國、澳大利亞、加拿大、新加坡,馬來西亞、西班牙等等,可以說,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有房的地方就有中國人……
當然,中國人的瘋狂購房舉動也讓當地從事地產生意的人賺到了便宜,據一個澳大利亞房地產中介客戶經理所說,“中國人又買了,又買了,這已經成為公司老板最喜歡聽到的話!”此外,他還從中國學到了一個時髦詞——“剛需”。
當然,看上海外房產的不只是個人投資者,國內各大房企也紛紛借機跟隨國內投資者“出海”撈金。此前,王石在出席一個中國商界會議時表示,“不少萬科的客戶將移民海外,其中30%是選擇北美為目的地,因此萬科會跟隨這些客戶進軍北美,把業務擴展到加拿大及美國。”
有統計顯示,2012年以來,包括碧桂園、中國建筑、中國鐵建、萬科、綠地、萬通、金地等十余家大型房企,已在海外有房地產項目或確定投資計劃,投資規模已達上百億美元。地點遍及馬來西亞,美國、澳大利亞、韓國、俄羅斯、香港等。